《地铁跑酷》这款游戏在十年前的推出便一鸣惊人,至今仍然风靡全球,令人不禁思考其中的魅力所在。尽管时间已过去这么久,却依然有无数的玩家如痴如醉地沉浸在其中,不仅是因为游戏本身的刺激和挑战性,更是因为它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就感。究竟是什么让这款传奇游戏能够经久不衰,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挖掘。
当我们打开App Store游戏排行榜,从上往下扫过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圆滚滚的蛋仔,后面跟着目光逼人的老亚瑟、子弹上膛的吃鸡预备役……一眼望去,新晋顶流和老牌霸主厮杀正酣,腾讯网易两大巨头的旗舰作缠缠绵绵。
接下来,在紧挨着争顶战场的位置,第一梯队里有好几张“岁月静好”的熟面孔。它们常年雄踞前十乃至前五的宝座,是当之无愧的头部选手。
这其中有自走棋头号门面《金铲铲之战》,有二次元领头羊《原神》,有通勤好伙伴《开心消消乐》,还有《地铁跑酷》……
慢着,倒回去再看一眼——《地铁跑酷》?
手机上的常胜将军
在菠萝的记忆里,她人生中的第一款智能手机是iPhone 4S,那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
当时的她刚考上大学,到校第一个月下载了两款游戏,一个是《神庙逃亡》,另一个是《地铁跑酷》。在菠萝当时的手机里,它们都还是英文名字,下载的原因是“它们那会儿在iPhone上最火”。
“你说名字,我完全没有想起来是什么,但你一说是在火车上跳来跳去,我突然就想起来了。”
初到异乡的日子里,菠萝白天上课,晚上不容易睡着。于是每到临睡前,她就会点开游戏各打两局,把“在火车上跳来跳去”当作一种奇特的助眠工具。
说实话,菠萝不擅长这类游戏,她记得自己“没跳几下就不行了,没拐几个弯就会掉下去,基本坚持不过三分钟”。但对于当时的她来说,这一点似乎并不那么重要。
回溯智能机刚刚兴起的年代,全新的游戏形态应运而生。才华横溢的创作者滑动屏幕,设计出种种原生于此的玩法。依靠再日常不过的消遣趣味,人们对现代手游的认知被建立起来。
时至今日,你还记得你安装的第一款智能机游戏叫什么吗?
《水果忍者》《神庙逃亡》《地铁跑酷》《愤怒的小鸟》……很少有人能够完全避开这些昔日爆款。它们是早期智能机软件中的佼佼者,在特定的过渡阶段承接了世界性的普及任务,为智能机赋予了基石性的娱乐价值。
当然,世上没有不朽的流行文化。
随着国内外手游市场高速发展,多元的品类、海量的产品不断刷新想象。更摩登的作品登上历史舞台,更吸金的国民游戏开创流水神话。在激烈的竞争迭代中,早期智能机游戏大多不再具备曾经的统治力。
但凡事总有例外,《地铁跑酷》便是我们今天要聊的异数。
喷漆、铁轨、滑板,加上紧追不舍的警卫大叔,这些色彩鲜明的画面元素构建起人们对《地铁跑酷》的最初记忆。
不夸张地说,许多中国网友第一次搞明白“跑酷”这个词,靠的可不是时髦的极限运动理论,而是亲身“逃亡”失败后收获的直观感知。?
作为跑酷类手游的代表作,《地铁跑酷》的核心玩法很简单易懂。为了躲避追捕,玩家需要在几条铁轨之间来回穿行,上蹿下跳躲避障碍,顺带着像马力欧那样一路吃金币、拿道具。
亮眼的画风加上极低的游玩门槛,使《地铁跑酷》推出即大火。
自2012年5月发布起,《地铁跑酷》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就突破了1亿下载大关。2013年,创梦天地拿下《地铁跑酷》的中国代理权,本土化的《地铁跑酷》迅速积攒了上亿下载量。
在涂鸦小子眼里,惊艳的出道只是个开始,他要沿着铁道一路狂奔。
2018年,《地铁跑酷》迎来一座里程碑。根据开发商Sybo和发行商Kiloo Games披露的信息,《地铁跑酷》在Google Play的累计下载量已超10亿,成为历史上第一款达到如此高度的安卓游戏。
2020年,《地铁跑酷》再度震撼世人。PocketGamer的消息称,《地铁跑酷》已经拥有了超过 30 亿次的全球下载量。
2023年的今天,你依然能在各类榜单上看见它潇洒的身影,恍惚间好似回到了2013。
在刚刚过去的新年档,基于App Store和Google Play的数据,Sensor Tower商店情报平台发布了2023年1月的全球移动游戏下载榜,《地铁跑酷》凭借近2300万次下载再次荣登榜首。
图源Sensor Tower
为什么说“再次”?
因为去年4月、5月、6月、8月、9月、11月,《地铁跑酷》都是下载榜第一,对应的Sensor Tower数据分别是2660万、3000万、2600万、3350万、2530万、1770万。
现在,你是不是感觉对这些大数字有些麻木了?
长线运营的铁轨
多年以来,无数玩家总是在追问:“到底谁还在买《GTA5》?”如今,这道千古谜题可以再附加一个第二小问:“究竟谁还在下载《地铁跑酷》?”
成为“不解之谜”的《地铁跑酷》度过了高歌猛进的十年,是什么赋予了它旺盛的生命力?
在小红书的“地铁跑酷”话题下,几乎每一分钟都有玩家在更新动态,他们会定期分享兑换码,转发奇怪的BUG,或是上传展示身法的视频,歪歪便是其中一员。
他告诉我,自己玩《地铁跑酷》是一个断断续续的过程,有时沉迷其中,有时则为了“备考”之类的理由勒令自己卸载。“不过最后肯定会再装回来,人类的本质是真香。”歪歪解释道。
在游戏漫长的生命周期里,歪歪印象最深的是部分在于“旅游宣传片”,这是指《地铁跑酷》中场景所对应的城市地域主题,比如前阵子古色古香的洛阳城,成排的大红灯笼悬挂在列车上方。
“抖音看到出新地图了,不回坑就有点不礼貌了。”歪歪这样描述他上一次把游戏装回来的心理活动,那发生在几个月前的周年庆版本期间,当时《地铁跑酷》上线了新地图深圳。
事实上,如果细致核对《地铁跑酷》国服的表现曲线,我们不难发现游戏的“上窜期”和大版本更新基本对应。在众多圈外人注意不到的地方,《地铁跑酷》的“世界之旅(World Tour)”实际上已经持续了十年之久。
2019年3月,《地铁跑酷》国际版本庆祝了第100次版本更新。几个月后,在接受PocketGamer的采访时,SYBO Games首席执行官Mathias Gredal Nørvig曾对《地铁跑酷》的更新策略做出概括。
他说:“通过不断更新的世界之旅、服饰道具与角色,我们对《地铁跑酷》的了解越来越深,这是《地铁跑酷》能够持续创造新纪录的主要原因。”
尽管这款游戏的核心团队位于丹麦,但游戏内容却始终遵循着国际化的创作思维。也因为“世界之旅”这个未竟的主题,《地铁跑酷》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更新灵感,使它能够十年如一日地运转下去。
一方面,持续更新的内容能为核心玩家提供长线游玩所需的新鲜感。另一方面,与现实相呼应的现实主题则能唤起世界各地玩家的好奇心,引入新鲜血液。
同时,在付费点方面,围绕城市主题的大框架,《地铁跑酷》定期更新角色与滑板等内容。就拿滑板来说,玩家社群编辑的百科显示,截至2023年1月,《地铁跑酷》中文版已经推出了超过170款外形各异的滑板——显然,它们并不都能通过免费渠道获取。
洛阳版本的滑板,图源地铁跑酷wiki
玩法层面,《地铁跑酷》也在十年间做了大量加法:从最经典的无尽模式,到分赛季匹配的分数赛模式,再到增添随机性的道具赛、讲究社交价值的好友开黑玩法……
更重要的是,这些玩法的本质永远会回到游戏名称:地铁跑酷。
于是,当老玩家再次回归时,他们多半会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想上手很快,因为游戏场景还是雷打不动的三条路,但能消磨时间的去处变多了,因为周围有社团、任务、比赛和排行榜……
简而言之,框架稳定的高频更新是《地铁跑酷》长久以来稳住基本盘的关键。
可以说,在“存量”一词尚非从业者口头禅的多年之前,《地铁跑酷》就已调整心态,从风靡一时的爆款转为专心守江山的“老油条”,并将这一运营思路延续至今。
无尽的铁轨延伸出去,游戏里的涂鸦小子总有被“逮捕”的那天,但游戏外的开发者们显然还不打算结束这场漫长的狂奔。
当“不吃金币”成为风潮
如今,你可以在各种地方看到《地铁跑酷》。
在抖音,《地铁跑酷》被拿来当作小说念白的“背景板”,好似一种约定俗成、按摩双眼的国民素材,毕竟听故事时眼睛闲着也是闲着。
在B站,《地铁跑酷》的衍生视频更是流派众多。
其中,功力最深厚的是手法哥,他们的人气随着各类特殊玩法的出圈而上升,一套跳跃规避微操作秀得天花乱坠,RTS选手看了都要费解地竖起大拇指。
讨论气氛最和谐的多是地图党,视频内容是将《地铁跑酷》不同城市的场景拼接起来,能当成个人喜好的地图盘点,也能当成游戏编年史留供考古。
至于热度最高的,终究还是绕不开整活派。比如超过1400万播放量的“保安跑酷玩法”,从打开视频的第一秒起就能撼动广大观众幼小的灵魂。
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地铁跑酷》热门二创内容都诞生于去年下半年,整体上有一个爆发期。
如果回看这款游戏在中国地区的排名曲线,我们也能发现不少线索。2022年上半年,《地铁跑酷》在10至30名的区间波动,8月起则呈现上扬态势,霸榜多日形成高点,此后半年其表现得到持续提振。
那么,是什么让长期发挥稳定的《地铁跑酷》又热了一把?
从用户的感知出发,这要得益于“不吃金币挑战”的兴起。顾名思义,这种玩法的目标就是在尽可能长的时间里躲开金币,故意不拿奖励,反其道而行之。
得到普及后,新奇的思路叙述吸引了许多玩家的注意力,相关的技术流视频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但事实上,反向挑战真正出现的时间点要比这次流行早得多,推动其出圈的力量也并非完全来自用户自发行动。
作为《地铁跑酷》的中国代理方,创梦天地对这款游戏的蹿红有许多故事可讲。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创梦天地打造的Fanbook平台。
所谓Fanbook,是创梦天地推出的“一站式粉丝服务工具”,具备一定垂直属性。用户可以通过受邀请的形式加入特定的Fanbook服务器,并在主题频道中参与种种互动。
去年8月,《地铁跑酷》的Fanbook服务器人数超过了40万,今年3月,这一数字逼近了120万。
从运营者的角度看,Fanbook的价值有二,一是为《地铁跑酷》聚拢核心玩家,二是在此基础上引导玩家进行内容创作。
社区的形态服务于前一个目标。喜欢聊操作的玩家能互相探讨、分享攻略,有社交意愿的玩家则能在Fanbook里召集开黑伙伴、攒局发车。
各式激励计划对应后者。官方会在社群内部宣布规则,每当用户创作的内容达到某种评选标准,就能赢得游戏道具等奖励。借助各类共创计划,《地铁跑酷》快速发展出了可观的创作者规模。
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后来的火热局面:创作者们生产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爆款二创内容,和“不吃金币挑战”互相成就。也因此,《地铁跑酷》在多个主流社交平台开辟出了热门标签,从而有望激活一部分潜在玩家,为游戏持续输血。
更进一步地想,如果这些玩家中有人选择加入Fanbook,甚至亲自成为创作者,那么一个完整的共创闭环是不是就建成了?
归根到底,崛起的《蛋仔派对》和坚挺的《地铁跑酷》其实都在讲述同一个故事。它们的形式大相径庭,但理念出奇一致。
不论是《蛋仔派对》那种内置的UGC工坊,还是《地铁跑酷》所用的外部粉丝聚合工具,都在尝试发掘用户共创的庞大势能,并因此获得了值得瞩目的反响。
相似的实践正在行业内普遍发生。在可预见的未来,这应当会成为更多厂商与游戏的发力方向。
尾声
十年过去,《地铁跑酷》的历史下载量达到三十多亿,这是寻常产品难以触及的量级。但相比于天文数字,它的韧性与运营之道更值得注视与效仿。
对普通玩家来说,永远热闹的《地铁跑酷》就像一种日常化的“奇观”,它以奇特的方式验证了生活的确定性。
聊天结束之后,菠萝对当年那些短暂陪伴过自己的智能机游戏产生了好奇。她打算再下载来看看,因为想不明白:“为什么现在还有人玩呢?”
想当业余小博主的歪歪并不为此困扰。在小红书“最新”排序的时间线里,他向我展示了一小段新鲜上传的“手法视频”,封面的那帧是一个奋力冲刺的背影。
在铁轨上,只要一路向前,早晚会捡到金币。所以点击屏幕,继续跑吧。
(文中菠萝、歪歪为化名)
本文源自刺猬公社
十年过去,《地铁跑酷》仍然火爆,为何仍有人如痴如醉?
立即下载
十年过去,《地铁跑酷》仍然火爆,为何仍有人如痴如醉?
立即下载
十年过去,《地铁跑酷》仍然火爆,为何仍有人如痴如醉?
立即下载
十年过去,《地铁跑酷》仍然火爆,为何仍有人如痴如醉?
立即下载
十年过去,《地铁跑酷》仍然火爆,为何仍有人如痴如醉?
立即下载
十年过去,《地铁跑酷》仍然火爆,为何仍有人如痴如醉?
立即下载
十年过去,《地铁跑酷》仍然火爆,为何仍有人如痴如醉?
立即下载
十年过去,《地铁跑酷》仍然火爆,为何仍有人如痴如醉?
立即下载
十年过去,《地铁跑酷》仍然火爆,为何仍有人如痴如醉?
立即下载
十年过去,《地铁跑酷》仍然火爆,为何仍有人如痴如醉?
立即下载
十年过去,《地铁跑酷》仍然火爆,为何仍有人如痴如醉?
立即下载
十年过去,《地铁跑酷》仍然火爆,为何仍有人如痴如醉?
立即下载
十年过去,《地铁跑酷》仍然火爆,为何仍有人如痴如醉?
立即下载
十年过去,《地铁跑酷》仍然火爆,为何仍有人如痴如醉?
立即下载
十年过去,《地铁跑酷》仍然火爆,为何仍有人如痴如醉?
立即下载
十年过去,《地铁跑酷》仍然火爆,为何仍有人如痴如醉?
立即下载